疫情防控期间,不少人选择在家做饭。但在料理美食的同时,烹饪过程也面临着高温、明火和刀具伤害等潜在危险。应选择哪类烹饪手套保护自身?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讲究?
“专业厨师,特别是中餐厨师,出于效率和手感的考量,无论切菜还是炒菜,通常较少戴手套。但对一般共同生活的亲属来说,最好配备耐高温和防切割两大类型的手套。”山东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公司市场部经理张曙光如是说。
张曙光介绍,耐高温烹饪手套,可大致分为普通隔热型和阻燃加强型两种。“普通隔热型手套主要用来完成一些无明火、抓握不超过200摄氏度的食物、炊具等,起到一般性隔热防烫作用。这类手套大多采用棉、麻、涤纶等常规纺织服装用材料,有的是细帆布,有的内层加隔热棉,有的面层采用镀铝膜布,有的在表面加PVC点塑或硅胶细条,能够更好的起到隔热防滑作用。”
普通隔热手套物美价廉,应用较为普及。但张曙光说,如果要应对明火,完成更高难度的烹饪需求,加强阻燃性手套是不二选择。
为何这类手套能应对高热度?奥妙就在于应用在其中的主体材料——芳纶。“别看它只是一只小小的烹饪手套,其中的芳纶可是目前三大高科技纤维材料之一。”张曙光和记者说,这种纤维可在200摄氏度高温下经常使用,不收缩、不老化,甚至可与高于300摄氏度的温度做“短暂交锋”,属于永久阻燃,安全可靠。
再看防切割手套。要想做好一顿美食,就得用好厨房中的“十八般武器”。比如清洗牡蛎、螃蟹、鱼虾等带壳的海鲜河鲜,用刀、剪等工具切剁肉骨类食材时,便要使用到防切割、防刺伤手套。
张曙光介绍,防切割手套一般是采取高强度纤维加工的针织手套,如对位芳纶手套、高强聚乙烯纤维手套等,一般都能达到三级防护等级。“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,防切割和防刺伤两者不同。防切割手套一般是针织手套,纱线中间存在大量空隙,如果不做特殊处理,没办法实现防刺功能。防刺手套至少手掌一面一定要使用柔性耐穿刺材料,或者整个手套由皮革、橡胶直接加工,或者在防切割手套表层贴合皮革或用特种橡胶处理,达到既防切割又防刺伤的目的。”
烹饪手套属于特殊场景下使用的防护纺织品,材质各不相同,也各有优缺点。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有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,购买时要看清产品标识、应用场景及标准指标,进而做出合适的选择。
张曙光建议,选购重点要“三看”:一看材质,材质决定功能,功能决定应用场景范围;二看规格,如厚薄、尺码大小等,能否满足自己的使用上的要求;三看标准,产品是不是符合相应的执行标准。
选对产品,还要规避误区。比如高强聚乙烯手套耐切割性很突出,但不耐高温,只能在常温环境中使用。此外,如今不少消费者更在意款式、颜色,不看材质和工艺,往往是价廉不实用。“芳纶的成本是棉花、涤纶的10倍以上,手套价格自然远高于普通材质,烹饪手套关系自身安全,切勿因价高而轻视功能。”张曙光介绍。
“耐高温手套是厨房必备工具,平时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,方便应急使用。”此外,他建议,用锋利刀具加工冰冻、硬质或湿滑食材时,即使戴了手套也一定要抓紧食材,以防止滑脱。
反食品浪费要立法了,今后“下馆子”要注意啥?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以餐饮环节为切入点,聚焦食品消费、销售环节反浪费、促节约、严管控…【详细】
中国同舟共济战“疫”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。面对前所未见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中国率先报告、率先出征,以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,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、总体战、阻击战…【详细】